神策数据张涛:企业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运营三步曲总览篇

2021-10-23上一篇 : |下一篇 :

导读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标题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被罚60万,如今竟要回250万税款”!带着疑惑,看完全文才知道,原来是企业被罚60万,获得退税250万。

圣莱达(全称: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温控器及电热水壶,后来又开发了咖啡机等新业务,旗下的子公司还涉足电影行业。

由于在2015年业绩造假,圣莱达此前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审理。2018年5月8日,证监会披露了对圣莱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针对圣莱达的违法行为,证监会决定:对圣莱达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7月11日,圣莱达发布公告称,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 2015 年度虚构影视版权转让业务,虚增2015年度收入和利润1000万元,公司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上述会计差错进行了更正。经公司申请,慈城税务所于近日退还圣莱达文化已缴纳的所得税税款250万元。

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的有关规定,这250万退税款会计入2015年度的利润。有网友就吐槽说:原来财务造假可以赚钱。

财务造假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是基本思路都是围绕虚增资产、虚减负债和虚增收入展开的。

本文总结了四大类十小类上市公司常用的财务造假的方法,

具体包括:

1、虚增收入;

2、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

3、少记/转移费用;

4、提前或推后确认费用;

5、增加非经常性损益;

6、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调节利润;

7、通过资产重组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

8、借助关联交易操控利润;

9、虚增资产;

10、隐瞒负债。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这十种造假的手段。

1、虚增收入

虚增收入就是收入“无中生有”,大多是通过虚构业务、伪造合同实现的。

我们可以通过行业对比、与前年度业绩对比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虚增收入的嫌疑。

比如一个行业整体处于衰退期,但企业的收入疯狂增长,或者比较企业往年收入与本年收入,企业收入大规模增加,这时需警惕企业有虚构收入的可能性。

还可以通过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来检验企业是否有虚构收入情况,虚构收入调整的是利润表,但是因为现金流是很难伪造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收入与现金的缺口来发现虚增收入的造假。

虚增收入通常伴随着毛利率畸形高且存货周转率低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类不匹配的情况,需要警惕。但如果出现像金亚科技一样全套报表都是伪造的情况,也就无能为力了。

2、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收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第二,完工百分比法运用不当,这通常发生在房地产、大型机械设备行业;第三,提前开具销售发票

推迟确认收入可能发生在企业当前业绩良好,但预计未来利润可能下跌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推迟收入平滑企业利润,使企业可以保持稳定的业绩增长来麻痹投资者;或者企业本年巨额亏损,通过推迟确认收入确保来年利润扭亏为盈,营造业绩转好的假象。

3、少记费用

少记费用其本质是化有为无,是指通过少记甚至不记费用的方式来隐藏费用。

要识别这类造假,需要观察企业的成本、费用与收入是否匹配,如果发现企业存在成本、费用快速下降的情况,就要着重观察企业是否有少记费用的嫌疑。

4、提前或推后确认费用

提前或推后确认费用与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正好相反,如果当期利润不太好,公司倾向于推后确认费用。理论上也会有提前确认费用的情况,但实际中很少见。

推后确认费用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直接推后记账

二是将原本应该费用化的项目资本化,这是指公司将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暂时挂列为 “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等资产科目,同时也会虚增资产。

识别推后确认费用是很困难的,需要重点关注容易造假项目,比如年终奖、研发费用。

5、增加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是与经营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收支,或者是因为性质、金额、发生频率等原因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支,比如公司处置固定资产的收益、政府的补贴等等。

很多上市公司采用这些花式造假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了连续两年亏损被ST。所以对投资者来说,对于那些出现亏损,但是第二年“奇迹”般扭亏为盈的企业,要格外警惕。

6、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调节利润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

上市公司要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由于资产评估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且非长期资产减值可以在减值迹象消失后相应转回减值,从而增加利润,因此很多上市公司经常利用这个科目进行“业绩洗澡”。

识别这类造假,需要投资者关注公司非长期资产、商誉的减值情况,以及金融资产的资产波动情况,这些变化如果不及时反映在报表中,最终很可能会导致业绩爆出大雷。

7、通过资产重组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

资产重组可以通过不等价的资产置换,给上市公司输送利润,这种造假并不是对上市公司自己造假,而是对要重组的非上市公司造假。

8、借助关联交易操控利润

关联交易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另一方面为规避税赋、转移利润、操控报表提供了条件。

这种造假方式需要相关公司配合完成,通常是关联公司,因此证监会对关联交易密切关注。对于股权复杂的公司来说,关联交易更加难识别。如果一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关联交易,业绩往往是不可靠的,需要关注交易的价格是否公允,资金是否空转。

9、虚增资产

虚增资产主要是指直接在购入资产后多记资产金额,甚至直接列入不存在的资产,最容易动手脚的就是存货科目,农林牧渔行业由于具有存货数量不易盘点及不能确定内在的公允价值等特征,成为财务造假的重灾区;另外,我们前面所说的原本应该费用化的项目资本化也是虚增资产的常用手段。

如果公司的资产科目的异常或不合逻辑的增长,需要提高警惕。

比如,公司银行存款余额足够充足的情况下,还是在大量持续的借款,存在虚构银行存款余额的可能性;

公司应收账款明显高于以前年度水平,明显高于行业水平,或集中在同一客户,存在虚构应收账款的可能性;

公司存货余额太大且存货周转率明显低于同行,存在利用存货操纵资产的可能性;公司固定资产的生产规模与销售收入不匹配的情况下,存在虚增固定资产的可能性。

10、隐藏债务

隐瞒一些负债也可以让资产负债表更好看,降低企业的杠杆。在国外,上市公司还存在通过回购来调节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的情况。

文章来源:腾讯财讯,华尔街见闻、钛媒体,财经杂志,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