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了!小微企业,这笔费用全额返还!
2021-10-25上一篇 : 财务共享中心如何做到标准化、流程化、集中化?|下一篇 : 刚刚确定!3月征期延迟!税务局紧急通知!本月金税盘、税控盘用户必须要这样操作!
财税问题交流群免费加入
工作中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怎么办?新政策不知道从哪里学习怎么办?很长时间没有给自己充电害怕被淘汰了怎么办?祥顺财税俱乐部为您推荐:财税问题交流分享群同行业精英交流+定期财税直播课程+每日分享学习干货分享+每周财税新政汇总,只等你来!
这和一个利好政策有关,之前,多部门联合发文,对小微企业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工会经费,实行全额返还支持政策,还没有申领的企业快去申请吧!
这是您在祥顺财税俱乐阅读的第15,221篇
这和一个利好政策有关,之前,多部门联合发文,对小微企业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工会经费,实行全额返还支持政策,还没有申领的企业快去申请吧!
1
恭喜!小微企业
2020.1.1至2021.12.31工会经费,全额返还!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等部委发布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发改体改〔2020〕1566号)明确规定:继续推进减税降费。切实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政策,简化优惠政策适用程序,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辅导,帮助企业准确掌握和及时享受各项优惠政策。贯彻实施好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和降低社保费率政策等。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企业,依法核准其延期缴纳税款申请。 对小微企业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工会经费,实行全额返还支持政策。
其实,全额返还这个在疫情期间很多地区就开始执行了。
比如:
2
工会经费
热点问题答题
问题一
我们企业没有成立工会,是否就不需要缴纳工会经费?
答复:
无论是成立工会还是没成立工会的单位,都应按规定缴纳工会经费。
注意:没有成立工会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缴纳工会经费(工会筹备金)。
有工会组织的企事业单位拨付的活动经费叫做工会经费,没有工会组织拨付的叫做工会筹备金,有时候统称为工会经费了。
问题二
工会经费根据什么来计提?
答复:
根据每月全部职工的应发工资,不扣除五险一金和个税等。
问题三
工会经费的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比例如何确定?
答复: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问题四
工会经费的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依据是什么?
答复: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4号)第一条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0号)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的地区,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也可凭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代收凭据依法在税前扣除。
问题五
对于已经成立工会的企业,工会经费的账务处理?40%上缴上级工会,60%记入公司帐户。
答复:
1、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1万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1万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1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上级工会 0.4万元
其他应付款-单位工会 0.6万元
2、缴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上级工会 0.4万元
其他应付款-单位工会 0.6万元
贷:银行存款 1万元
3、工会经费返还时
借:银行存款 0.6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单位工会 0.6万元
问题六
对于没有成立工会的企业,工会经费的账务处理?未成立工会的企业,计提的工会经费全额上缴上级工会。
答复:
1、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1万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1万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1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上级工会 1万元
2、缴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上级工会 1万元
贷:银行存款 1万元
问题七
小微企业工会经费是否有减免?
答复: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实施小微企业工会经费支持政策的通知》(厅字[2019]32号)第二条,对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实行全额返还的支持政策实施时限,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全国总工会将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工会经费收缴改革的进展情况确定支持政策的后续时限。
也就是说,今明两年小微企业缴纳的工会经费都会全额返还。
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界定标准执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1年6月18日印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确定的小微企业划型标准。
问题八
工会经费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复:
工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所需的费用,比如组织日常学习、发放员工福利等。
具体可以参考下方这张图↓
问题九
返还的工会经费,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答复:
不需要。账务处理上,如果企业专门设立了工会组织,并且单独核算,则返还的工会经费资金应当直接转为企业工会组织的收入,工会单独进行核算。如果企业规模较小,工会组织不健全,工会组织未单独进行核算的,那么返还的工会经费在账务处理上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付款,企业若发生了工会活动经费可以直接从“其他应付款”中列支。
问题十
对于工会经费的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单据不合格的如何处理?
答复:
全国总工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经费税前扣除管理的通知》(总工发[2005]9号)规定:“对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没有取得《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而在税前扣除的,税务部门按照现行税收有关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予以调整,并按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问题十一
职工旅游费能否在工会经费中列支?
答复: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总工办发〔2014〕23号规定:
工会经费应当全部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基层工会要按照所在省级工会确定的经费分成比例,及时足额上解经费。工会经费支出包括:
(一)工会为会员及其他职工开展教育、文体、宣传等活动产生的支出。基层工会应当将会员缴纳的会费全部用于会员活动支出。
1.职工教育方面。用于工会开展职工教育、业余文化、技术、技能教育所需的教材、教学、消耗用品;职工教育所需资料、教师酬金;优秀学员(包括自学)奖励;工会为职工举办法律、政治、科技、业务、再就业等各种知识培训等。
2.文体活动方面。用于工会开展职工业余文艺活动、节日联欢、文艺创作、美术、书法、摄影等各类活动;文体活动所需设备、器材、用品购置与维修费;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及奖励费;各类活动中按规定开支的伙食补助费、夜餐费等;用会费组织会员观看电影、开展春游秋游等集体活动。
3.宣传活动方面。用于工会开展政治、时事、政策、科技讲座、报告会等宣传活动;工会组织技术交流、职工读书活动、网络宣传以及举办展览、板报等所消耗的用品;工会组织的重大节日宣传费;工会举办的图书馆、阅览室所需图书、工会报刊以及资料费等。
4.其他活动方面。除上述支出以外,用于工会开展的技能竞赛费用及其他活动的各项支出。
问题十二
工会经费的拨缴有哪两种方式?
答复:
(1)先缴后返。
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先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薪金总额的2%计算出工会经费全额向工会组织拨缴,取得《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或者向受委托代收工会经费的税务机关缴纳,取得工会经费代收凭据。上级工会组再按规定比例(一般为60%)转拨给缴费企业基层工会。
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薪金总额的2%计算出工会建会筹备金全额向上级工会组织拨缴,取得《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或者向受委托代收工会经费的税务机关缴纳,取得工会经费代收凭据。
在规定时间内成立工会组织的上级工会再按规定比例(一般为60%)转拨给缴费企业基层工会,在规定时间内未成立工会组织的,以前缴纳的工会建会筹备金不再返还。
(2)分级拨缴。
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薪金总额的2%计算出工会经费后,按当地规定比例(一般为40%)向受委托代收工会经费的税务机关缴纳,取得工会经费代收凭据;留成部分(一般为60%)由企业同时拨付给其所在的基层工会,取得本单位基层工会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
3
提醒
工会经费不能“任性花”
不过,工会经费也不能“任性花”。《办法》要求基层工会在工会经费开支中,应严格执行以下规定:
一、不准使用工会经费请客送礼。
二、不准违反工会经费使用规定, 滥发奖金、津贴、补贴。
三、不准使用工会经费从事高消费性娱乐和健身活动。
四、不准单位行政利用工会账户,违规设立“小金库”。
五、不准将工会账户并入单位行政账户,使工会经费开支失去控制。
六、不准截留、挪用工会经费。
七、不准用工会经费参与非法集资活动,或为非法集资活动提供经济担保。
八、不准用工会经费报销与工会活动无关的费用。
问题来了,工会经费可以这样用,但是工会经费从那里来的呢?主要就是从我工资总额中按2%比例计提的,还有就是会员交的会费。
4
工会经费和工会筹备金的区别
工会经费,也就是工会活动经费,其实准确的说,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拨付活动经费叫工会经费,未成立工会的拨付的叫工会筹备金。
很多人认为未成立工会不用缴纳工会经费,主要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五章“工会的经费和财产”第四十二条“工会经费的来源”第二款的规定: 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经费。
为什么我说工会经费计算的基数是应发工资?
其实不然。在实际中,全国各省基本都有类似规定, 没有成立工会的企业、事业单位基本都是需要按照工资总额缴纳筹备金的。只是说具体细节有所差异,比如有些地方规定企业开办成立满6个月开始,有些地方又是满12个月。
其实这也是保障职工权益,促进建立工会的好事。
5
为什么又是税务让申报工会经费呢
其实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展了委托税务代征工会经费。所有由税务局通知你申报是很正常的事情哦。
至于为什么采取这种方式来,那不用多说。 税务局对企业信息掌握全面,有利于工会经费收缴,保证经费足额到位,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在申报税款时一并缴纳工会经费,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6
那具体缴纳方式有哪些呢?
一、先缴后返
总的来说就是先全额缴纳,然后再返还。具体来说
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先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薪金总额的2%计算出工会经费全额向工会组织拨缴,或者向受委托代收工会经费的税务机关缴纳。
上级工会组再按规定比例「一般为60%」转拨给缴费企业基层工会。
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薪金总额的2%计算出工会建会筹备金全额向上级工会组织拨缴,或者向受委托代收工会经费的税务机关缴纳。
在规定时间内成立工会组织的上级工会再按规定比例「一般为60%」转拨给缴费企业基层工会, 在规定时间内未成立工会组织的,以前缴纳的工会建会筹备金不再返还。
如果你向税务局申报的是按照工资总额2%计算的工会经费,那就是这种方式。
二、分级拨缴
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薪金总额的2%计算出工会经费后,按当地规定比例「一般为40%」向受委托代收工会经费的税务机关缴纳。留成部分「一般为60%」由企业同时拨付给其所在的基层工会, 未设立基层工会的,待建立工会组织后由各单位拨付本单位工会。
如果你向税务申报的是按照工资总额0.8%「2%*40%」计算的工会经费,那就是这种方式。
比如山东、辽宁就是这种操作方式。
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拨缴的工会经费,准予税前扣除,其中40%部分向税务部门缴纳,60%部分由各单位按月拨付本单位工会。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工资总额*2%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工资总额*2%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工资总额*2%
贷:银行存款 工资总额*2%
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提建会筹备金,准予税前扣除,其中40%部分向税务缴纳,60%部分待建立工会组织后由各单位拨付本单位工会。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工资总额*2%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工资总额*2%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工资总额*2%
贷:银行存款 工资总额*2%*40%
贷:其他应付款—工会 工资总额*2%*60%
工会经费拨付给工会后,工会单独设账核算。
7
取得合法、有效的扣除凭证
也是扣除的条件
在企业所得税扣除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当然,取得合法、有效的扣除凭证也是扣除的条件。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第一条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 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0号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 在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的地区,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也可凭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代收凭据依法在税前扣除。
具体在申报表填写的时候,填写A105050表
公司2019年工资薪金总额500万,按2%计提并拨付了工会经费500*2%=10万,申报表填写如下,其他栏次省略。
1、账载金额填报公司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工会经费支出金额10万;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10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10万
2、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工会经费本年实际发生额,公司10万全额拨付给工会,所以,这里的实际发生额应该填写10万。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10万
贷:银行存款 10万
注意,这里需要取得合法的扣除凭证,《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
3、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2%与本行第1列、本行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报,这三个数据都是10万,所以税收金额也是10万。
8
有没有优惠政策?
发改体改〔2020〕1566号 对小微企业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工会经费,实行全额返还支持政策,算是一个全国性的优惠。
当然,部分地区也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
工会经费说白了也算是企业的成本支出,2%的比例也不低,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愿意缴纳,但是工会经费由税局代征后,其缴纳刚性增强,很多企业也无法规避。但是也有个别地区给了优惠政策,比如湖南,湖南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就制定了免征工会经费政策,其他地区是否也有类似政策,详细还需要咨询当地。
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疑问?欢迎来留言咨询哦~小编尽量一一回复 ,如果文章能帮助到大家,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强动力~
文章来源:每日言税、二哥说税念、北京税务等。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