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2021-10-26上一篇 : 复工复产政策解读保障中小微企业平稳发展政策来啦!|下一篇 : 政府会计学习(九)行政事业单位新旧衔接难点(2-4)及学习汇总
微信号:ggbmkjzz,如有参考价值,在文后别忘点好看哦。
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新旧转换工作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财务核算,并在2018年12月31日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需在2019年1月1日前做好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所有信息化衔接准备工作。本次衔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基础准备阶段、期初数据准备阶段和正式使用阶段。文中列举了部分新旧转换的工作图表供大家参照学习。
一、基础准备阶段
步骤1:熟悉政府会计制度科目。
学习并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所有一级科目。
步骤2:制作原会计制度科目表。
步骤3:制作新会计制度科目表。
参照新会计制度,结合原会计制度科目表制作本单位的新会计制度科目表,同时制作新旧科目对照表。
如有下属单位,建议统一上下级单位新会计制度科目表中的一级、二级会计科目(包括辅助核算项),便于日后统计与合并。对新会计制度科目表中科目进行分析,确认科目是否关联如下事项:辅助核算、项目核算、现金流量科目、功能分类、经济分类等,如有在新会计科目表中将上述内容标识出来。
步骤4:更新会计信息系统。
联系软件厂商,咨询厂商最新版本是否提供新会计制度科目、凭证的平行记账(同时满足新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核算需求)及新会计制度的报表。安排厂商进行软件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安装测试。
步骤5:建立2019年新会计制度账套。
满足上述要求后,提前在新会计信息系统中建立2019年使用账套,将上述会计科目在系统中录入或导入。设置账套使用人员的姓名及权限,设置财务选项设置,提前制作新会计制度的报表,调试新会计制度下的凭证和账表的打印模板(建议做完上述工作后对初始账套和报表进行备份)。
二、期初数据准备阶段
转换原则:
二是旧制度有规定的业务,先调整,后转换;
三是新制度规定的业务,先转换,后调整。
也就是:转、记、补、调四字。
补计未入账事项,调新账科目余额。
步骤6:导出2018年期末科目余额。
2018年底将原会计信息系统结账后,导出各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整理成工作底稿,为期初科目余额表合并做录入准备。
步骤7:整理未入原系统的数据。
按照新会计制度,将原先未入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内容(如基建账,对外投资账等)进行核算,将核算出的财务数据整理成工作底稿,为期初科目余额表合并做录入准备。
步骤8:对固定资产补提折旧。
根据新会计制度要求,需要对单位原有固定资产进行补提折旧。按照上述要求,制作固定资产补提折旧表,将核算出的固定资产数据整理成工作底稿,为期初科目余额表合并做录入准备。
步骤9:初步确定期初余额。
将上述步骤6–8的工作底稿根据新会计科目表格式,合并制作科目期初余额表,参照新旧科目对照表填写相应科目财务数据。
步骤10:调整期初余额。
根据新会计制度对科目期初余额表进行调整(如计提坏账准备等),重新编制新会计科目余额表,作为2019年期初数据录入使用。
步骤11:登记预算结余科目及对应资金结存科目余额
步骤12:新会计信息系统使用培训。
软件公司对财务人员进行新会计信息系统操作培训,指导财务人员熟悉系统使用步骤,并列出日常注意事项。
三、正式使用阶段(步骤12–18,自2019年1月1日开始)
步骤13:录入科目期初余额。
参照步骤10中的新会计科目余额表,于2019年1月1日录入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如有固定资产模块,先导入固定资产卡片,再进行固定资产和总账对账(建议做完上述工作后再次对期初账套进行备份)。
步骤14:进行科目校验。
使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试算平衡”功能进行校验。
步骤15:日常编制凭证。
对财政资金的收支业务进行平行记账,同步编制财务凭证和预算凭证。
步骤16:定期计提折旧。
每月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首次使用月末结转,需定义月末结转凭证模板,每月月底在财务会计体系中进行月末盈余结转。
步骤18:确认财务报表准确。
在2019年1月账务核算工作结束后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结账,生成相对应财务报表,核实财务报表是否准确,报表公式是否设置正确,如无问题打印报表留作工作底稿。
步骤19:将衔接资料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