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课堂 · 报道 年关将至,老板你对年终税收筹划了解多少?
2021-10-17上一篇 : 回顾”跟谁学”被指财务造假:盈利数据夸大74% 附做空报告|下一篇 : 新时代证券资本市场周报 7.15-7.21
嘉宾:王卓行
毕业于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杭州麻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FO ,杭州捉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注册会计师、律师从业资格、前四大高级审计师、职场规划顾问、浙江省杭州市湖州青年联会副主席、前国际象棋冠军。
平台资质:
杭州麻瓜科技:自媒体业务,【差评】公众号,逾七百万粉丝,全网粉丝数达千万以上。科技类公众号第一名,全国微信公众号五百强中位列第20名。日均阅读量超30万,日活用户达50万以上,与特斯拉,保时捷,沃尔沃,华为,阿里等企业有广泛合作业务。
杭州捉计科技:新零售和电商。制造编织袋材料为主的一些个性定制化箱包服饰类的产品,通过国内外新媒体及电商平台销售,自有工厂占地过百亩,年产值过亿,位于湖北省。
自有IP:捉计哥,财务咨询以及求职辅导类讲师。已服务数百位求职者。
分享内容
分享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财务人的主要的几个发展方向
②企业财务,怎样发挥最大的价值
③业财融合
一、财务人发展方向
财务人的这个发展方向,其实大类可以分为三类:审计方向、金融方向、企业方向。
1.审计方向
晋升渠道为:审计助理-审计师-高级审计师-审计经理-合伙人。CPA证书,是审计经理的一个必要条件。
财务人前一两年进入事务所,主要就是做审计基础工作,熟悉审计流程,先进行简单的科目,比如说费用、存款、营业、收支等,慢慢熟悉之后开始参与往来、财报、收入成本等科目,所以,前两年是积累阶段,建议财务人考相关的证书,为职场增加相应的筹码。
强烈建议财务专业去会计事务所锻炼,其一,专业工作,可以让财务工作技能会突飞猛进,如Excel技能。其二,提升综合能力,学到的工作方法和思维终身受用。其三,与优秀同行共事共勉。几年后,跳槽去企业做财务啊,事务所的经历是一段很好的背书。
当然,事务所工作比较辛苦,很难做到工作生活的平衡,特别是年审、IPO等项目期间,辛苦程度与互联网公司的996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王总提到曾经做港股项目的经历,周末加班,晚上熬夜甚至通宵。所以,事务所工作适合不怕吃苦,身体又能扛得住的朋友。
当然回报也会比较大,如果成为经理或者合伙人,薪资会非常优厚,同时,事务所的经历,也会对未来企业或者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背书。以上就是第一个审计方向。
2.金融方向
金融方向,首当其冲就是银行的这条分支路线,其中一条晋升渠道是:柜员-柜长-会计主管-会计主任-支行副行长-行长。
还有一条偏后台,就是风控专员-风控主管-风控主任-支行副行长-一级支行行长这条线路。
在银行,财务人也是可以大显身手,一方面,积累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做出业绩,积累工作经验和人脉,就有机会承担更多的管理职能。
券商方面,比如说投行的项目承做,还有一些投行投资岗位,如财务尽调等,还有一个小分支:基金会计。投行业务,比如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需要有一个尽职调查的反馈,对目标公司的财务、负债情况进行详细调查。这种岗位,一般不面向应届生,更偏好于有三到五年经验,有注会背景,或者有事务所经历的一些财务人。
基金会计,特别是公募基金,对交易活动进行会计核算,估值等,也就是投送管理领域,待遇比较优厚。
3.企业方向
企业财务,主要是出纳-会计–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CFO,是财务人选择最多的一条线路,大多数人都是会去私企工作,当然也有少部分人会去国企和事业单位,从出纳,会计做起,日常进行一些凭证,记账方面的工作,之后可以升任为会计主管,这时就需要做一些明细账,总分类账户的工作,协助上级做一些业务的制定等。
当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晋升为财务经理,就要多锻炼管理的技能,同时培养业务方面的意识。这也是接下来会着重谈的一个方面——做好业财融合。
财务人的三个最主要的路线讲完了,有的人想要朝九晚五的稳定状态,有些人喜欢重压下拼搏的刺激感,都是我们个人的选择,所以,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也要尊重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职业发展的路径,让专业技能,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可以发光发热。
二、如何在企业发挥最大价值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私企的老板最关注的什么?利润!也就更关注做业务的部门。所以,如果我们只是做一个单纯的一个财务辅助,做会计核算的工作,自身价值是很难得到体现和发挥。
这就需要找到企业(老板)的痛点,向企业业务靠近去思考问题,也就是业务和财务融合起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业财融合,主要简述五个方面,分别是成本分析,经营决策,预测分析,投资决策以及绩效评价。
1.成本分析
穿透成本数据,优化成本模式
毕竟是赚钱的事,体现为账面的数字。把它进行一个深入拆解。利润=收入-成本,收入=销量x单价,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拆解,不仅是从会计科目上,同时,也可以从数据规律上来进行一个区分,区分之后进入下一步的分析。
第一步,把业务进行拆解,拆解之后,找到真正影响到公司经营的数据项,得到可以指导公司运营的结论。
我们可以用一些数据分析工具,如excel,结合python、VBA等编程工具,做敏感性分析,比如说,目前的这个收入和成本是怎么样的?假如单价上升10%,我们这个利润会产生什么变化,销量下降10%,利润会会产生什么变化等。
例如我们提高价格和我们增加销量,哪种选择对于企业利润来说,会产生更重要的作用?进行拆解,把它变成一个敏感性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很多结论,这些结论,对企业的经营真正起到作用。
我们还可以分析目前企业的成本,正如之前提到,如果成本拆解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可以分析一下这个成本,目前成本的质量和必要性是怎么样?成本是事前成本,也就是预防成本或者经营成本,还是事后惩罚?到底是内部损失还是外部损失?我们要权衡一下事前事后的比重,得出成本是否为最优配比,以上就是成本分析大概的思路。
2.经营决策
首先,把具体的现象抽象化,归纳成一些目标规划的模型,比如说是利润最大化还是费用最小化;
其次,梳理约束的条件,比如说目前企业的成本条件、产能条件、费用、常见限额等等;
最后,选择我们的规划对象,如产量、运输量、采购量、投资额等等,最终形成直接辅助经营的一个决策模型。
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比如某产品,到底是外包还是自产?一些材料或者半成品啊,是自己做还是外购?两者成本分析比较,哪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
再比如定价体系中,如果要做打折策略,比如说要打八折,销量可以上升30%,那究竟这样的促销方案是否可行?我们就可以做一个判断可否打折的可行性模型分析,这些都是通过一些数据工具(其实做Excel表就够了),给老板提供一个A方案和B方案来选择。
这就是第二个思路,把具体的现象抽象为可以来进行数据处理的逻辑框架模型,在模型数据模拟究竟采取哪一种策略,是对企业的利润及收入最有利。
3.预测分析
预测分析,核心思路主要是三方面,其一基于业务逻辑,其二基于因果关系,其三基于时间序列的一个预测,概括来讲,是通过历史数据对企业营运做合理的预测。
结合企业账本中的收入情况,应收应付款的现金出入的情况,其他外界的一些投资、债务,优先解决营运资金预测的金额变化,从而对企业营运情况提供数据的指导,之后如果真实情况和预测情况有出入,就可以判断这种情况是不是合理的。
比如说这个月的这个业绩不达标,是一种正常情况,还是一种额外情况,同时,也可以进行预测方面相关指标的修正,总之,使企业经营情况,尽量纳入到我们可预测的范围内。
4.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要做到精通投资融资的思路,优化公司的资金控制,要有投资意识,对企业的投融资这方面提供财务方面专业技能的贡献。
比如老板拿到某个项目,第一年收益100万,第二年收益150万,第三年收益200万,但是要投资购买一批设备,之后还要继续融资,财务人就可以用这个思路进行投资项目的一些判断,利用金融方面的估值模型,如净现值模型。
把每年的现金流入流出金额根据初始投资,再折现到同一年,看一看这个项目净现值到底多少?这个项目内含报酬率是多少?基于此判断此项目的价值,告诉老板是否可做该项目。
再者就是融资模型,基于项目的内在价值,讨论对于外界资金,诉求怎么样,是通过股权融资还是债券融资?假设我们是通过债券融资,对未来现金的流入流出,以及投资回报率大概有怎么样的贡献,这些都可以通过财务方面建模,进行一个拆解,提供给老板进行一个决策。
5.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怎么样起到全面的绩效评价,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因为很多时候,老板可能他并不太懂财务数据,他最关注的可能就是今年净利润多少?今年营收多少?GMV多少?
对于企业来时,这样非常不全面,很多情况下,通过一些财务指标的全面展示,可以更清晰的体现企业经营状况。
大家企业都是不同的类型,需要不同的侧重战略,侧重战略不同,绩效测评中需要的财务表现也不一样。
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是收入优先的增长类型,要大力集中精力实现收入增长,比如配合低价策略,牺牲短期的利润,抢夺市场。为了尽快的占领市场,早日上市,我们更看重的是收入增长率、环比、同比,以及客户增长率。
所以,我们就要判断可以提供给这个老板的一些财务指标是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
再比如说一个依赖客户的企业,如果现在已经有稳定的客户了,市场形象也非常好,就要注重产品的质量,提高附加值,从而来提高利润啊,所以就要着重关注的就是我们利润增长率和成本利润率。
基于此,要考察营业利润增长率,毛利率和我们的边际利润率,还有第三种的,比如的现金优先型,即企业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利润的质量,这就要尽量缩少应收账款的账期,强调现金的增加,通过一些预售,应付等方式,集中上下游的资金。
这种情况下,我们重点关注的就是我们企业的这个经营净现金流,现金利润比率,现金周转率等指标。也就是说,我们给老板提供的就是我们经营现金增长率和现金周转天数这些财务指标。
同时呢,可以结合一个巴菲特的一个平衡计分卡的概念,针对不同的主体,针对不同的目的,给予不同的财务分析指标。
平衡计分卡基于财务、客户、学习成长和内部运营这几个层面的,我们直接细化财务角度这个主题:
针对股东,相对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的收益率,我们希望我们这个投资是赚钱的,类似这样的一些能力
针对债权人,相对来说更加关注流动比率、到期债务、本息偿还比率等等。
针对员工,看重的是什么?比如薪酬的增长程度、工资福利增长率、培训费用率等等。
针对政府,看重的是什么?会考察就业安置率、社会贡献率等
针对顾客,看重的是什么?应该就是客户的满意度,投诉率好评率等。
以上就是第五个维度,绩效评价如何使财务人士与业务联系更紧密。
三、最后的话
谈了这么多,财务人可能有个疑问,“基础事务已经非常忙了,业财融合也想做,但是没有精力,那怎么办呢。”
王总分享了一个自己的经验,即压缩做常规类工作的时间,在某个时间段内一次性搞定所有的琐碎工作、基础工作,把充足的一段时间拿出来,专门研究跟业务的结合,制作相关模型与数据分析。这部分属于我们老板和企业更加重视的,如果做好这些,相信大家离升职加薪也不远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成为马云背后的蔡崇信!和企业共同成长,做大做强。
第一期财菁分享会精华回顾到这里就结束了,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欢迎一起沟通交流!
没能参与现场活动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税优谷,参与之后的财菁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