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会计师悬赏提问第25期:增值税问答集锦15

2021-10-25上一篇 : |下一篇 :

从第21期开始,标题略微更改,将“花絮”改为“提问”使语义表达更精准。小编从共享会计师平台的悬赏提问栏目搜索了几个增值税相关的问答,带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的日常工作带来帮助。

44. 我公司为在工地上干活的工人准备了一些白糖、绿茶等清凉饮品和解毒剂的物品,均为外购,请问:我司是否可以要求对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拿到专票,是否可以抵扣进项?入帐时我应该入那个科目?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吗?

黄志英会计师回答道:

贵司应该要求对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拿到专票后,可以抵扣进项,入帐时贵司应入管理费用—劳保费,不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分析如下:

1.发放给从事高温作业和在高温天气下作业的劳动者的非现金的物品(饮料、防暑药品等),应计入劳保费。属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支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并且不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公司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084号):

第十五条 纳税人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可以扣除。

第五十四条 劳动保护支出是指确因工作需要为雇员配备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用品等所发生的支出。

45. 我们公司日常找了一个家政公司给公司做保洁服务,对方开具发票的项目是员工制家政服务,我们是否可以抵扣进项?

李晓纯会计师回答道:

你好,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其中第六款“购进的日常服务”。公司日常保洁为日常服务,与公司增值税应税项目无关,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崔晓娟会计师回答道:

政策财税[2016]36号附件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第一条第(三十一)项规定家政服务企业由员工制家政服务员提供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提供家政策服务的公司是免征增值税的,所以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故而我公司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46. 请问:我公司为一家外贸公司,在2019年3月20日购进一批货,取得供货单位税率1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4月20日又购进一批货,取得供货单位税率为1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4月30日,将这两批货报关出口了,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4月30日。请问应如何确定两批出口货物退税率?有什么政策依据?谢谢!

崔晓娟会计师回答道:

《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二、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三、原适用16%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6%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0%的出口货物、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调整为9%。

2019年6月30日前(含2019年4月1日前),纳税人出口前款所涉货物劳务、发生前款所涉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免退税办法的,购进时已按调整前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购进时已按调整后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适用增值税免抵退税办法的,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在计算免抵退税时,适用税率低于出口退税率的,适用税率与出口退税率之差视为零参与免抵退税计算。

出口退税率的执行时间及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的时间,按照以下规定执行: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保税区及经保税区出口除外),以海关出口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非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跨境应税行为,以出口发票或普通发票的开具时间为准;保税区及经保税区出口的货物,以货物离境时海关出具的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四、适用13%税率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退税率为11%;适用9%税率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退税率为8%。 2019年6月30日前,按调整前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前的退税率;按调整后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后的退税率。

退税率的执行时间,以退税物品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开具日期为准。

综上所述,4月调整税率前,按调整前的税率进行退税;调整后按调整后的税率进行退税。

47. 我公司一员工去出差回来,拿回高铁火车票来报销。请问:这高铁票是否有360天之内计算抵扣的时间限制?

卢方敏会计师回答道:

这个问题,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未予明确规定,建议在高铁票乘车日起360天内自行计算进项抵扣,以免政策模糊,税企理解不同进而造成不必要麻烦。

本文由共享会计收集整理,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